趣味盎然,减灾知识“玩”转校园

想象你正坐在教室里,突然,警报声响起,地震来了!你会怎么做?是慌乱地四处逃窜,还是冷静地寻找安全角落?这不,就在最近,全国各地的小学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减灾游戏活动正在上演,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寓教于乐,减灾游戏走进校园

在第35个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兰州市地震博物馆一行人走进了通渭路小学,开展了一场名为《地震来了怎么办》的防震减灾主题研学活动。博物馆副馆长柴子雲用生动有趣的问题,结合大量视频、图片,向全体师生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地震的成因、如何避震以及震后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发生10级地震,地球会怎样?”柴子雲的提问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热烈。
亲子互动,共享防灾减灾知识

为了让孩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活动还设计了亲子游戏《防震减灾小魔方》。这款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妈妈,我知道了,地震发生时,我们要躲在桌子下面!”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告诉妈妈。妈妈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社区宣传,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除了在学校开展活动,各地社区也纷纷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瑞金,阿里巴巴公益爱心网友和壹基金的支持下,志愿者带着宣传册前往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项目点象湖里文化创意街区,向居民普及应急知识。
“你准好应急包了吗?”志愿者亲切地问道。居民们纷纷围过来,好奇地翻阅宣传册。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宣传资料上的知识,并利用游戏闯关的形式,让居民在寓教于乐中学习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科普夜市,让防灾减灾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第35个国际减灾日,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多部门在烟台山推出了科普夜市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应急有意思”摊位、应急职业人物打卡点、应急知识卡片墙等活动区域,还为市民推出了应急口诀趣味套圈、应急摸高挑战、匍匐前行挑战等互动游戏。
“烟台山的风景很美,科普夜市很有趣,小孩子玩游戏的同时还能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很有意义!”游客陈先生带着女儿来此打卡。
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共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24年中日韩环境教育合作项目以“灾害预防”为主题,中方共有5个案例入选。其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春雨根与芽社团的“预涝于未然,筑梦海绵城”案例,通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防洪减灾知识,增强市民防灾意识。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参与对象进行了访谈,青少年表示既有趣又能轻松学知识;家长表示,孩子会把活动中学习的知识带回家分享,使家长受益。”项目负责人表示。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防灾减灾意识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各类减灾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筑牢防灾减灾的安全防线!